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聚焦“生态+”打好组合拳走上“绿色”振兴之路(探究绿色发展的几点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当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xx各族xx县xx乡地处xx岭xx山脚下,辖区内共有x次行政村xxxx户xxxx人,是一项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乡。党的十八大以来,xx乡坚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生态+”打好组合拳,传承弘扬xx文化,彰显民族特色,丰富发展业态,以绿色发展指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全乡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准绳下xxxx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x次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xx.x%降至x,全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撰写了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答卷,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坚强“生态+硬件”同步推动,提高综合能力。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后盾扶贫单位xx市生态环境局的支持支持下,开展“绿水青山”鉴定工作,设立空气质量、水质量自动监测点,为全乡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xxx次,新建砂石路xx条,新建桥梁x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高项目xx次,xx整体搬迁点工程xx次。许多乡亲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

坚强“生态+党的建设”同步发力,壮大“软实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基层党的建设、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一体推动,为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胜利提供坚持组织确保。打造了甘甲村上片区党员联建示范点及洋湾村“党的建设+红色旅游”、布弄村“党的建设+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等党的建设示范点,因地制宜、因贫困原因施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抱团”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引进xx力源集团,成立xx县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至2020年x月底营业额达xxxx万余元,其中xx村村民合作社分红xx万余元、xx村分红x万余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坚强“生态+产业”同步提高,增强造血功能。牢固确立全产业链思想,将高山富硒产业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农业支柱产业,坚强以发展“两茶一果”+特色养殖为主线,科学、有序引导群众种植油茶、茶叶、黄金梨、芭蕉芋,鼓励群众自主发展泥鳅、胡蜂等特色养殖,多产业融合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油茶种植产业,全乡油茶种植面积达x.x万亩。发展高山云雾茶产业,打造xx有机茶品牌。种植高山黄金梨,发放梨苗x万株,遍及农户xxx户,打造“x月赏梨花,x月品香梨”的农旅发展模式。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形成“一村一品”,xxx成为全乡新兴特色产业,获得sc认证。

坚强“生态+旅游”同步增进,迸发创新活力。xx乡境内的xx牧场,素有“xx屋脊”“中国南方的xx”的美誉,有“两大天湖”、xx风电、xx映山红、xx岩等景观。xx乡依托全域旅游大环线过境、xx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修村路、改危房、建广场、添路灯等一系列的旅游服务设施,为休闲旅游提供保障。年游客量xx万人个,农家乐从最开始的x户发展到如今的xx户,周末旅游高峰时期,每户农家乐平均接待游客达xxx余人,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多元化。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两次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xx乡将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当好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种工作,坚强以乡村风貌提高为重要抓手,大胆探究创新、不断破解发展难题,让全乡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推荐访问:振兴 组合 之路 几点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