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力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当中“80后”教师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当“80后”思政课教师面对“90后”学生的时候,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关键词】80后教师;90后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80后这个概念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使用很普遍的一个词汇了,他代表了当今社会的主力军。80后这个概念最早用于称呼1980—1989年出生的作家,曾经一段时间社会对80后产生过各种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90后已经进入大学校园,并且逐步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群体。一大批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80后,却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80后教师、90后学生”是目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一、“80后”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
“80后”是我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曾经被人们称为“小皇帝”、“小公主”。但是现在一部分“80后”已经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来,有的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力军,这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
从有利的方面看,第一,“80后教师”与“90后大学生”之间年龄差距不大,这有利于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第二,“80后教师”话语体系更新,表达方式与“90后大学生”更趋于一致,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第三,从教学手段看,“80后教师”是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的受益者,善于吸收和应用新鲜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但是,有些问题也值得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流价值性与“80后教师”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突。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特征,最早就体现在“80后”这一代人身上。价值观念多元化是一种客观现象,但对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一些“80后教师”思想比较激进,难免言语思想有所偏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更加偏激的“90后”,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会不会因此而减弱呢,这也是摆在当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二、“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90后众说纷纭,普遍认为90年代的人“不知天高地厚”。而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的大学生正是这样一群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90后,他们独特的个性和生活、学习特征,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理想信仰缺乏,功利心比较强,缺少社会责任感。
据调查显示,有66.7.5%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不相信理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相对于70后的动乱十年,80后的改革开放,90后的生活环境没有外在的激变,但他们面对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90后大学生获取资讯渠道丰富,接触到各种人生价值和理想信仰,社会现实让他们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理想信仰。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免疫力较差,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重功利色彩明显。
2、过度依赖网络虚拟世界
90后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网络时代是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随着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90后大学生更加依赖手机和电脑网络,不少90后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QQ,上校内网。很多学生上课也在使用手机上网。一方面,90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因此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网络上大量的不良信息带给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且,过度使用网络与人沟通,使他们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影响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
3、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强烈的自我意识是90后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90后大学生渴望表现个性、证明自身价值,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自信,另一方面,他们往往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相对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忠诚感,不利于团队的合作和自身的健康成长。
4、心理脆弱,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
90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丧失,严重时可能将影响他们的精神健康。而90后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有72.3%的学生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学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三、“80后”教师怎样去面对“90后”学生
“90后”大学生与“80后”教师一样,都是改革开放背景下出生、成长的,他们无疑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但“90后”大学生与“80后”教师同样年少气盛、个性很强,与人和谐相处是他们共同的难题。因此,“80后”教师首先要能够与“90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角度看,一些“80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切有余、引导不够”。
四、“80后教师、90后大学生”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策
1、“80后”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育工作者个人魅力。
“80后”教师要克服普遍存在的华而不实的缺点,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踏实负责、真心实意的用高度的政治觉悟、渊博的知识及深厚的人文素养去引领和关爱学生。
2、把政治方向、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作为“80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聘用、教育、管理重点。在录取聘用方面,应该注意从政治方向、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聘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参考文献
[1]卞红霞:谈80后班主任与90后学生的相处之道,班主任艺术,2010(10);
[2]金梅:沟通是打开90后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教育教学研究,2010(26);
[3]王璀:80后老师与90后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国校外教育,2009(10);
[4]刘秋燕:当80后教师遇上90后学生,智慧纵横,2008(2)。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